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3:03    次浏览
春天,万物复苏的季节。冒新芽,吐新气。连食物都那么的可爱。这个春天,吃点春食!春天,小胖墩儿蚕豆上市了,但我们管它叫胡豆,恕我不明究理,为啥改蚕为胡。其实"蚕"字很传神,好像蚕宝宝那样胖乎乎的一颗颗豆子。 我的家乡人喜欢用米面和了调料来蒸胡豆,菜名俗气,叫"胡豆酢"。讲究点的,还要切一点腊肉或香肠丁和在一起蒸,更讲究点的,还得切一些野小蒜进去增香。吃起来面面的,口齿留香,不需要其它菜,一碗"胡豆酢"就可以管饱了。这是一道没有油烟又营养的蒸菜,应是现代养身佳品。说到蒸菜,有几个要领。一、水开后再放菜。隔水蒸。若不用碗盘托着菜,则要置一块布,一衣隔水。二、火候要因材而异,荤菜用大火,素菜用小火。三、水烧干了要加热水,不要加凉水,以保持锅子温度。四、蒸的过程尽量不要揭开锅盖,得一鼓作气,把握好那口气。这似乎也适用于好些事儿,不单蒸菜。 椿芽,这种爱者极爱、不爱者极厌的东西,跟芫荽、榴莲类似,因为一股极特殊的味道,只会吸引喜欢的人。每年春分前,南方的菜场里就出现了一小把一小把的紫红色椿芽,论两卖。北方或许晚点。在南方,最普遍的吃法是切碎了煎蛋。蛋要用鹅蛋,传说可以清热、撵毒,春天里就不易生毒疮。也有饭店用椿芽切碎凉拌汆熟的胡豆,给胡豆增加了特殊香气,口感极好。我也曾煎了蛋饼来卷氽熟的椿芽,简单易做,外形漂亮又好吃。也可整棵椿芽挂上面粉和的蛋糊,入油锅炸制一下,我叫它炸椿芽鱼儿,日本人见了,也许会以为是天妇罗。也听说椿芽是发物,正在生病的人不可以吃,否则会加重病情。我去找度娘,度娘说:"椿芽除了可供食用外,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《唐本草》称:‘主治症疥,风疸’。《生生草》称:‘嫩芽瀹食,消风去毒。’《本草纲目》称:‘白秃不生发,取椿、桃、揪叶心揭汁频涂之。’《陆川本草》亦称:‘健胃、止血、消炎、杀虫。主治子宫炎、肠炎、痢疾、尿道炎。’"这么好,可以治病呢!哪会生病! 阳春三月,田间、野地甚至庭院的石缝里,到处都长出荠菜来。这样一种贱生贱长的野草,民谚却说:“三月三,荠菜当灵丹。”据说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,还能降血压、止血,对麻疹有良好的预防作用,完全是株神草啊!每年这时节,我和妈妈都去野外挖些荠菜回来。仔细拣择,淘洗干净,沥干水分。然后细细地切了,洒上毛毛盐,轻轻揉捻一下,会浸出一些水来,倒掉这些水。再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剁碎,小蒜剁碎,调入白胡椒、盐、鸡蛋液、香油,和荠菜末和匀,就是鲜美清香的荠菜肉馅了。荠菜肉馅无论是裏以薄薄的馄饨皮煮一碗清汤荠菜馄饨,或包成饺子烙锅贴,都很宜当。吃一个笑一下,搁筷的刹那,叹一句,人间最美三月天哪! 春天,小草树木齐齐发芽,寂静的微雨夜里,你似乎能听到他们蹭蹭长的声音。竹林里,泥土不时地炸裂开来,嗞嗞儿的声音伴着土堆的崩塌,尖尖的笋子冒出来,没等太阳升起,就长出泥土好高一截。这春夜里发生的秘密,连同猫们撕心裂肺的叫声,奏响了春的交响曲。笋儿们个个儿都裹着毛粗的外衣,这样一番良苦用心的装扮,却仍掩藏不住它们娇嫩的身体。人类对食材的渴求,其程度早已超过它们求生的欲望。好在,它们的生命力异常顽强,第二天夜里,又会蹭蹭长出许多。这笋,得立刻剥开粗毛的笋壳,切开,入水煮,否则很快就会变老变柴。质本洁来还洁去,清水煮白笋,再用清水泡一阵,洁白的笋儿就长久地鲜嫩了。笋切片切条切丝,或拌或炒或烩,都是极佳的时令菜肴。 春天还会有红蒜呢!经秋历冬的它们,到了春天,长得鼓鼓囊囊、整整齐齐,白白胖胖的众兄弟羞涩地躲在紫红皮里,你要去把它们的紫袍脱了,它们还会让你流泪,挺顽皮!可这时候的它们,真是又饱满紧实又鲜嫩无比。妈妈总是剥一些蒜瓣出来,泡在海天酱油里,一整罐放进冰箱里,偶尔盛一小碟出来,佐饭佐粥,妈妈说杀菌又防癌,我只知道好吃。吃过蒜,嘴里会有口气,嚼几颗花生米就好啦! 我也会把蒜头用来做别样的料理。切去整棵蒜头的尖尖部分,撒点盐和黑胡椒粉,入烤箱烤至金黄,出炉后,放凉或趁热吃均可,入口即化,也是一道美味! 春天还有一些野菜,比如侧耳根(学名鱼腥草)、蕨菜、马兰头等都是入凉拌菜的好食材。贵州人用侧耳根炒肉,或卷入丝娃娃里吃,别有一番风味。我在广东还吃过枸杞头,是枸杞树的嫩茎叶,真好吃,可惜没在重庆见过。有的点心店到了春季,还卖一种时令点心,绿油油的,叫清明粑,是用清明草和平糯米粉做的吧!过了春天,就吃不到了,想吃,还得等来年的春天。 把春天吃进了嘴里,下了肚,连吐纳的气息,都和春天有关了。更多美食美味可关注微信:因味,与更多美食爱好者交流!